北京:好房子科技展解码未来家园
好房子的室外庭院将园艺和社交体验深度融合。 主办方供图
好房子应该什么样?答案不在纸上,而在可触可感的实景中。昨天,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好房子科技展,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8号馆举行,将持续到本周日。展览以“科技赋能造好房”为主题,设十大展区,系统呈现从“什么是好房子”到“怎么建好房子”的完整答案。
房子跟着家人一起“长大”
什么样的房子才算“好房子”?好房子科技展上,一口气推出商品房、保障房、老旧小区改造三大类共18个样板间,观众可亲身体验何为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的好房子,感受它们如何适应不同家庭、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。
在北京城建展出的三居室样板间里,“会变形”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。“两个次卧中间的墙是活动的。”工作人员介绍,空间能根据家庭成员的成长灵活变化:从新婚时的健身房、工作室,到有孩子后,打开隔断就成了相互连通的老人房与儿童房。“这设计真灵活,房子能跟着一家人一起‘长大’。”一位观众称赞道。
好房子既要设计巧,也要住得健康。在北京建工一居室样板间里,3米层高设计配合转角落地窗,让室内显得十分通透。健康的考量也藏在细节里:全屋采用环保板材,配备静音排水管、防臭地漏和三重净水系统。
样板间外的“疗愈花园”同样引人驻足。潺潺流水、摇曳风铃与错落绿植共同构成一个宁静角落。工作人员表示,这片园林不仅美观,还能降噪20至30分贝、调节空气湿度,“我们希望能为忙碌的都市人营造一个让生活‘慢下来’的空间。”
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”
好房子究竟该怎么建?在“好标准”展区,答案一目了然。大屏幕生动展示着国家标准《住宅项目规范》的14项亮点,“3米层高”等关键指标清晰罗列。“这样列出来很直观,一看就懂。”一位观众说道。
“好建造”展区则像造房子的“透明工厂”,将结构体系、部品部件等专业概念直观呈现。从图纸到实物的完整建造过程在这里展示,诠释着“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”的工业智造理念。
展区内,北京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改造案例吸引众多目光。这栋老楼采用中建海龙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进行改造,仅用55个预制模块,90天就完成了原拆原建。改造后,楼体升级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,并在楼板间创新加入2厘米隔声空腔,让降噪效果提升67%至80%,切实解决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隔音难题。
机器人真在洗衣服
好房子离不开新科技。在智能建造展区,观众可亲身体验“空中大力士”如何被轻松驾驭。一位小伙坐进展区设置的模拟驾驶舱,手握操纵杆,盯着面前六块显示屏——通过中建集团的塔机远程控制系统,他体验了远程塔吊如何精准起吊和投放建材。“现在开塔吊,再也不用爬百米高空了。”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套系统让塔吊司机在地面办公室就能完成全部操作。
科技不仅改变着建造方式,更提升着居住体验。在未来科技展区,智能家电与服务机器人纷纷亮相,展示未来家的模样。“快看,机器人真的在洗衣服!”十来名观众围观一台轮式机器人,只见它正弯腰从篮中取衣,熟练地放入洗衣机。这是海尔推出的“海娃”家务机器人,凭借灵巧的机械手,能完成洗衣、熨衣、叠衣等全套衣物护理工作。“要是真有它帮忙,家务可就轻松多了。”市民王女士感慨。
这场展览不仅是对未来居住场景的集中呈现,也是对建筑业发展前景的生动预演。从标准制定到智能建造,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全屋健康系统,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,融入建筑与生活的肌理之中,让“住有所居”迈向“住有优居”的愿景。 苗木网
责任编辑:
相关文章:








